涪陵规资函[2025]50号A 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罗诗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的建 议》(提案第 126 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截至目前,我区拥有 1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羊镇)、1 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安镇村)、5 个中国传统村落(安镇村、大顺 村、大田村、凤阳村、角帮寨村),1 处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 单( 白鹤梁题刻),1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题刻)、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涪陵榨菜传统制作工艺), 以及 2 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新妙镇、蔺市镇)、2 个市级历史文 化名村(大顺村、大田村)、29 处历史建筑(蔺市雷家大院、白 涛新院子、义和大山粮站等)、70 处文物保护单位等,共同构成 涪陵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对象体系。
一、凝聚保护合力,提升历史文化保护治理水平
一是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审批监管。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文 化旅游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加强联动,大力加强历史文化 保护工作。在建设工程规划选址和工程设计中,严格落实文物保 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及文物保护单位周围 建设控制区相关规定。在涉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的 工程建设审批时,均严格对照保护规划,对标落实传统格局、历 史肌理、历史风貌、人文环境及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 环境等保护要求,杜绝“破坏性”建设行为,名镇、名村的完整性、 真实性、延续性得到基本保持。二是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区政府 与镇街、镇街与村(社区)层层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落实文物 安全责任。扎实开展文物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 文物安全巡查 3642 次,文物部门抽检发现并整改隐患 11 处,开 展重点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培训演练 10 余次,加强汛期文物安全 保护,安澜桥修缮工程等在建项目平安度汛。
二、多方努力, 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资源资金保障
近年来市级已下达多笔专项资金用于我区历史文化名镇、名 村的保护,如 2024 年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市级奖补资金 50 万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补助资金 580 万元,满足我 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基本资金需求。全区各部门形成合力, 努力向上争取国家和市级资金支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宣 传教育,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相关产业投入,共同做好我区历史文 化资源保护工作。
三、多措并举,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一)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机制
一是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2024 年,区政府与镇街、区政府 与区文化旅游委、镇街与村(社区)、市文化旅游委与区文化旅游 委层层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并完成全区 1 处国保、21 处市 保、48 处区保单位、2 个博物馆、930 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责 任目标。二是持续完善文物标志设施。2021 年,全区 70 处文物 保护单位全部设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并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 带线;2024 年,推动小田溪遗址、李蔚如故居等 10 余处文物保 护单位设立简介牌,新增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牌 800 余块, 实现 100%挂牌。三是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接区财 政局落实专项工作经费 149.24 万元,完成全区 1006 处文物点实 地调查,文物复查率 100%,将 816 军工陈列馆 A 馆(原国营 816 机械制造厂机械加工车间)等 17 处历史建筑纳入新发现拟认定文 物。四是深化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改革。2025 年,印发《重庆市涪 陵区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改革方案》,通过理顺不可移动文物管 理体制机制、开展文物活化利用工程、探索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新 路径、创新博物馆运行机制、培育博物馆消费新业态等多种方式,推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二)落实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保护管理
一是实施挂牌保护。按照《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 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传统风貌区和历史 建筑保护标志牌应当自保护名录公布之日起六个月内设置完毕。 目前,我区 29 处历史建筑全部实施了挂牌保护,所有历史文化名 镇、名村均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了挂牌保护。二是有序推进测绘 建档工作。29 处历史建筑中,已有 20 处完成了测绘建档,剩余 9 处预计今年完成。除历史建筑外,我区青羊镇、蔺市镇以及安镇 村、大顺村也已完成测绘建档工作,新妙镇、大田村测绘建档工 作正在统筹推进。三是积极接入监测平台。涪陵中心医院教会医 院旧址、蔺市镇雷家大院、蔺市冉家院子等 3 处历史建筑已接入 历史建筑监控管理平台,2024 年 1 月,我局与重庆市测绘科学技 术研究院签订了涪陵区历史建筑监控运维合同。四是及时编制保 护规划。我区 3 个历史文化名镇和 3 个历史文化名村以及 29 处历 史建筑均按要求完成了保护规划的编制。
(三)扎实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建设
一是高标准建成武陵山镇角帮寨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 实施整治修缮房屋建筑面积约 3671 平方米,建设传统村落标识牌 1 套,增设微型消防站 1 座、消防水池 1 座,安装消防管网长度 650 米、消防栓 2 个,添置消防灭火器具 35 套,给排水管网 3600 米,安装高清摄像头 12 个及相应配套设备,周边环境得到综合整 治,在市级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获全额市级补助资金 600 万元。二是成功获批武陵山镇角帮寨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二 期)。实施整治提升安居型传统民居 6 栋 41 户、建筑面积 3910 平方米,修缮保护古井 1 口、保护古树 1 棵,建设微型消防站 1 个,整治消防水池 1 个、建设消防管网约 500 米,建设传统村落 标识标牌 1 套。完成投资近 300 万元,现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 5 月建成投用。
四、齐抓共管,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项目
近年来,我区持续投入资金开展文物建筑保护利用。2024 年, 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周煌展陈馆、陈万宝庄园开门迎客,文峰 塔修缮工程通过初验,816 工程遗址—干打垒营房修缮工程、四 合头庄园修缮工程完工,816 工程新游客中心建成投用,李蔚如 故居布展完成,推进安澜桥修缮工程形象进度达 54% 。龙门桥石 雕、周煌墓牌坊等文物石雕病害治理工程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2025 年一季度,落实文物保护项目地方债专项资金 2583 万元, 陈万宝庄园、点易园获评国家 3A 景区,建峰集团依托老厂房复 原国营 816 厂邮政局、食堂、大礼堂等打卡场景,石雕病害治理 项目有序开工。
今年,我区将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青羊镇四 合头庄园修缮工程通过验收,实现蔺市街道安澜桥修缮项目、石 雕病害治理(含陈万宝庄园石质文物、青羊牌坊、周煌墓牌坊、 龙门桥石雕、蔺市夏氏牌坊)项目完工,开展弋阳农讲所、观音 堂、崇善堂修缮,荔枝道示范段等文物保护项目前期工作。完成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公布工作,将具有文物价值的遗产资源纳入文物普查登记。开展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工作,拟将青羊镇四合头庄园、龙桥街道周煌故居等有价值的未 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加大文物巡查检查力 度,加强对李蔚如故居、大顺碉楼民居建筑群等文物保护单位岁 修保养指导,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让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增强文 物保护意识。
五、下一步工作
接下来,我局将继续严格落实党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对历史 文化资源保护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保护责任,加大日常巡查 管理工作,将保护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持续深入推进历史建筑及 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及申报工作。
此复函已经局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 尽快通过网上评价我局工作,感谢您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
重庆市涪陵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年5月19日
联系人:钟万娟
联系电话:13896618422
邮政编码:408000